close

內容來自qq新聞

保監會示險激進險資



柏可林 攝

向來神秘、低調的險資,2015年因為在二級市場的頻繁舉牌,站到瞭聚光燈下。僅去年12月份以來,前後共有13傢上市公司被舉牌,其中有10傢涉及險資。

1月4日為2016年首個交易日,A股指數熔斷機制也恰在此時被觸發,當日保險重倉板塊整體下跌5.14%,保險板塊跌6.71%。

在保險資管人士眼中,熔斷機制對於控制市場背後的高杠桿資金將起到積極作用,對合規經營、穩健經營的保險公司投資業務來說,不會有太大影響,而那些借助高杠桿資金進入市場博取收益的激進型險企,則要面臨一定風險。

但對於險企瘋狂的“掃貨”,監管層也終於坐不住瞭。保監會緊急召開保險行業風險防范工作會議,為險企打得火熱的舉牌行為降溫。會議研究分析新形勢下保險行業發展面臨各家銀行信貸房貸利率缺錢急用哪裡借錢的風險和問題,還曝出新監管體系“償二代”將於2016年實施。

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會上強調,隨著市場主體增多,投資渠道不斷拓寬,保險業的各類風險正在逐步顯現。低利率市場環境下,債務信用風險、資產負債錯配、資本市場波動、利率下行等風險因素將給保險投資收益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隨著保險對實體經濟滲透度提高,來自宏觀經濟運行、其他金融市場

的風險因素,可能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對保險行業產生交叉傳染和風險傳遞。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監管正在給險資投資戴上“緊箍咒”。

險資“掃貨”瘋狂

自2015年3月央行年內首次“雙降”,保險資金在銀行存款和債券上的占比呈下降態勢,相應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及其他投資占比則上升明顯;年中股市出現災難式震蕩時,保險成為救市主力之一;到瞭7月保監會更是放寬限制,允許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投資單一藍籌股票的餘額占上季度末總資產的監管比例上限由5%調整為10%;投資權益類資產的餘額占上季度末總資產比例達到30%的,可進一步增持藍籌股票,增持後權益類資產餘額不高於上季度末總資產的40%。

正是有賴於市場與政策的雙重加碼,“險資舉牌”這一年度大戲開始上演,直到2015年末亦未見停歇。

據統計,2015年全年,A股市場上至少有33傢上市公司被不同險資舉牌;而H股市場上,至少有中煤能源H股、遠洋地產也分別被富德生命人壽及安邦系進一步舉牌。

從總數來看,2015年舉牌上市公司的險資企業是過去5年險資舉牌總數的2.5倍。而其中90%以上的險資舉牌都發生在下半年,尤其是去年12月份以來,先後有萬科等9傢公司被險資舉牌。

根據中銀國際研究報告中的數據,這30多傢險資舉牌涉及金額超過1300億元。而以2015年12月31日的最新總市值來計算,則險資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股份市值為2595億元,遠超過去幾年的險資舉牌規模。

對此,某保險資管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舉牌集中爆發在2015年,一方面是由於年中股市劇烈波動產生瞭大量超低估值的標的;另一方面,萬能險保費的爆發,也源於險企對2015年股市的良性預期及對未來的信心,而擴大保費規模進行投資、分一杯羹。”

需要註意的是,險企的資金實力離不開承保端的支撐。數據顯示,2015年前10個月,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突破2萬億元,同比增長19.68%;前三季度保險業凈利2440億元,同比增長95%,超過去年全年水平。

然而,並非所有的險企都是“高富帥”,通過梳理發現,近期舉牌上市的公司主要是中小保險公司,且在支撐承保端的業務構成中,萬能險和投連險等理財型保費的占比節節攀升。

那麼,險資舉牌偏愛哪些行業呢?記者統計發現,地產、新能源、百貨、銀行、醫藥是被險資普遍舉牌的行業。

最“土豪”的險資當屬富德生命人壽,豪擲607.73億元購入浦發銀行37.3億股,舉牌後富德生命人壽持有浦發銀行20%的股份。在浦發銀行12月8日的公告中,富德生命人壽稱,舉牌的179.11億元資金全部來源於公司責任準備金。

在長江證券分析師劉俊看來,險資舉牌的直接動力來自於股權投資的收益率優勢和非標市場準入的差異性。以上市險企為例,資產端股權、非標、企業債/國債收益率分別約為10%、6%、4%-5%,股權和非標收益率優勢明顯。中小險企非標配置基本達到上限,同時非標中主要為信托,獲得其他優質債權計劃、資管計劃的能力偏弱,因此優質股權配置成為重要方向。

是為“長期持有”?

“寶萬之爭”無疑是2015年資本市場行將收官之時的重頭大戲。

2015年12月10日、11日,前海人壽等公司組成“寶能系”耗資37億元購萬科約1.91億股,持股比例超過22.45%。12月17日,王石稱不歡迎寶能成為第一大股東,“寶萬之爭”公開化。

從寶能舉牌到萬科反擊再到安邦聯合華潤,劇情跌宕起伏,讓大傢看足瞭好戲。這場爭奪戰的結果也將對中國的地產行業以及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產生重要影響。

在過去一年中,以險資為代表的金融資本一改過去“悶聲發財”的形象,以安邦、生命、前海、陽光等為首的各系保險公司都在頻繁舉牌A股上市公司,且集中於優質藍籌股。

“財務投資”成為保險機構對自身舉牌行為給出的普遍解釋。險資舉牌後,相關個股股價迅速上行,一度成為熱議話題。

背後邏輯,既與險資看好資本市場相聯系,也與監管政策的放寬有關。在推動保險資金運用空間松綁的過程中,政策放寬瞭“保險資金投資單一藍籌股票”的比例上限,使保險公司舉牌有瞭著力點,也拓展瞭後者輸血股市、佈局權益市場的想象空間。

去年12月30日,安邦保險集團董事長吳小暉在武漢舉行的一個論壇上說,“我們最近投資瞭上市公司,包括很多保險行業的公司投資上市公司,達到一定的比例構成舉牌,都是為瞭支持中國實體經濟,長期看好中國的未來。”他表示,保險的錢必須投入到最好的企業中,長期地持有,享受紅利分紅,為中小投資者帶來保障,保險企業也可以參與他們的戰略決策,能夠幫助他們做強做大。

從吳小暉的表態看,安邦並不是買瞭就不管的財務投資者,而認為“可以參與他們的戰略決策,能夠幫助他們做強做大”。

吳小暉認為,中國保險是一個朝陽行業,保險既能夠帶來收益又能帶來保障,保險資金投入到長期支持國傢經濟發展的股本市場中來,是一個正確的方向,“如果每一個公司都能夠把握住當前的機會,把經濟的需求轉化為自身產品的改造,中國的市場是巨大的。”

另一方面,社保基金、保險資金在戰略投資領域也頻頻佈局,以爭取更大話事權。2015年年中,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透露,社保基金已投資螞蟻金融,占股5%,此舉成為全國社保基金首單直接投資。

平安證券首席非銀分析師繳文超認為,險資頻頻舉牌上市公司,主要源於資產配置需求,同時兼顧競爭需求、銷售需求和流動性需求。近年來,保險公司往往通過加大配置藍籌股來替代以往大量配置非標資產,而舉牌上市公司的最大好處是,隨著持倉比重上升,股價下跌的概率會小於上漲概率,有利於保險公司賬面資產實現增值。

上述保險資管人士也對記者指出,以險資為代表的大資金大力配置低價優質的大盤藍籌股特別是地產股是很好的策略。因為一旦買入的股票數量對公司產生重大影響後,會計準則允許資產按權益法核算,這不僅能夠避免因為股價造成的收益率波動,而且可以按比例分享公司利潤。進一步講,這些金融資本已經開始轉變傳統“財務投資者”身份,在產業協同發展的戰略上參與上市公司運營的意圖日益明顯。

監管層出手“降溫”

而在寶萬之爭成為近日市場熱點之際,監管層對險資舉牌頻頻提示風險。

2015年12月23日晚,保監會發佈《3號準則》,要求保險公司舉牌上市公司股票,所需明確披露內容包括股票名稱、代碼、公告日期、交易日期等基本信息外,還應披露資金來源、投資比例、管理方式等信息。運用保費資金的,應列明相關賬戶和產品投資餘額、可運用資金餘額、平均持有期及現金流情況。

緊接著,證監會於去年12月25日對“關於近期寶能舉牌萬科一事,證監會是否正開展相關調查工作”時表態稱:“證監會一直高度關註寶能舉牌萬科一事,上市公司、收購人等信息披露義務人在上市公司收購中應當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上市公司董事會對收購所做出的決策及采取的措施,應當有利於維護公司及其股東的利益。目前,證監會正會同銀監會、保監會對此事進行核實研判。”

對於這一連串動作,東吳證券認為,保監會已開始針對此類公司加強流動性風險的監管。

在資產端,保監會去年12月11日發佈的《關於加強保險公司資產配置審慎性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通過壓力測試的方式加強對於短債長投帶來的流動性風險的監管。在負債端,保監會已於近日下發《關於進一步規范高現金價值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從保費角度嚴格限制短期萬能險產品的規模。預計未來針對流動性風險監管壓力將會持續增強,“短債長投”模式會得到控制,部分險資舉牌潮或難以持續。

去年12月29日,保監會緊急召開保險防風險工作會,力圖防止“黑天鵝事件”發生。

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在會上強調,保險資產負債管理面臨著一些風險和問題,如資本市場波動風險加大,具體表現為股票投資浮盈流動劇烈;一些投資較為激進的保險公司面臨償付能力不足的考驗;部分舉牌上市公司股票的保險公司面臨集中度和流動性風險。

再如部分保險公司存在公司治理缺陷和內控不足風險。少數控股股東或內部控制人把保險公司定位為“融資平臺”,利用信托計劃等各種方式,作為通道為相關企業融資,進行不正當利益輸送,內部控制存在缺陷,制度執行難以到位,大股東或董事長凌駕於內控至之上;投資管理能力不足。

據悉,下一步保監會還將在“償二代”框架下,堅持保險資金運用為保險主業服務不動搖,進一步采取提高資本約束、完善比例監管政策等措施,推動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由軟約束向硬約束轉變。關於其他的一些風險現象,如“長險短賣”、“短錢長配”的問題,也被要求行業重點防范。

(國際金融報)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搜索關註微信公眾號銀行房屋信貸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騰訊財經(financeapp)。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新聞來源http://finance.qq.com/a/20160111/035152.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cottp03 的頭像
    scottp03

    scottp03的部落格

    scottp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